听新闻
放大镜
【身边榜样】刘李鹏:立体且丰满的优秀公诉人
2023-12-27 10:26:00  来源:泗阳检察

  被分配到给刘李鹏写宣传稿,第一反应是犯难,觉得以自己的水平很难将他这个人完整充分的表现出来。晚上回到家,在边抄着炒菜勺边构思框架的时候,脑海里突然蹦出了这个词:立体丰满。感觉用它来形容刘李鹏最合适不过。

  什么叫立体丰满呢?这个立体丰满,意味着人物形象多面,性格丰富,有看头且值得琢磨。而刘李鹏的身上,除了十佳公诉人、业务专家、办案能手等这样鲜明的标签,真实的他更有着自己的精神体系和内心信仰。

  办的最满意的一起案子

  从检17年,刘李鹏经手的大大小小案子不胜枚举,比如全国扫黑办督办的重大黑社会案件;顶着人身威胁办理的颠覆国家政权案件;几经波折柳暗花明的某特大瘦肉精案件;促成宿迁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走向制度化的某故意杀人案件等等。但最令他满意的却是一起“失败”的二审抗诉案。

  在某诈骗案中,涉案村干部严重侵犯低保户合法权益,作为当时主办检察官的刘李鹏,提出以贪污罪提起抗诉,然而二审法院没有采纳检察机关意见。但是通过对该案的调查,刘李鹏发现该地区低保资金管理发放存在不少漏洞。于是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并赴相关部门调取第一手资料。在证实了自身的判断后,他认真研究相关规定和工作流程,向相关部门制发了加强和改善低保资金管理发放的检察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堵住了低保金被截留的漏洞。

  “我记得,那年盛夏,我汗流浃背,再次走访了不少村庄,发现低保户都亲自掌握着自己的存折,低保金被截留的现象和风险均不复存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检察官的价值,检察工作的价值,远在诉讼的胜败之外,另有大道和情怀。”我想,检察官这一身份给刘李鹏带来的不仅是职业的尊荣感,更是作为一名法律人在办案中闪耀着的的安身立命之本和为民情怀。

  不只是AB面

  这些年,刘李鹏一直扎根在公诉一线,多年的业务深耕让他成为了同事口中的“专家”。从“全省十佳公诉人”到宿迁市公诉人竞赛队伍的领队,从全省政法先进典型到“守正有为检察人”,从优秀课程主讲人到全市“作风之星”,工作中的刘李鹏给人的印象的确与国家公诉人的形象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专业、认真、严谨。

  但真正接触下来,才发现如此评价他未免过于刻板。喜欢踢足球的他被队友称为绿荫场上的“奇拉维特”(巴拉圭队的守门员),爱喝碳酸饮料的他乐得别人称呼其为“可乐王子”,因为擅长在辩论赛中妙语连珠他被称为“段子手”,更因为文采出众、出口成章又顶了个“诗人”的头衔……恰恰是这些“戏称”,让我们看到了刘李鹏作为一名检察官之外的丰富立体与多面精彩。

  “在组织的信任和栽培之下,我走上了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并得到了挂职担任基层院院领导的锻炼机会,身份转变的过程也是我个人重要的成长、沉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刘李鹏又有了N+1面,同时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看问题的视野、视角、视距,做事情的格局、条理、方式,都在不断优化。

  学习是他乐此不疲的爱好

  胳肢窝夹着本书,耳朵上常戴着耳机。这是刘李鹏留给我的初印象,后来发现,这是他的常态。终于借着这次宣传采访的机会,我把这个问题正儿八经的列入了采访提纲里:你的耳机里平时都听些什么?都看哪些书?

  意料之中的答案,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讲座,虽然已是资深的法律人,但他仍坚持通过听基础法条解析让自己的基本功再扎实一点;有南怀瑾等国学精粹,在字字珠玑中汲取大师的丰富情感和人生智慧。法律类专业书籍自是手不释卷,此外他对历史、军事、诗词、志怪等也兴致盎然。

  “从事检察工作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更新的过程,专业书籍啃的再多都觉得少,当然,我也很喜欢像《世说新语》里寥寥数言勾勒出的智慧,《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对付小孩子的屡试不爽,以及《夜航船》的冷知识、《笑林广记》里的笑话,除了愉悦精神,这些书也教会了我很多处世之道,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

  适用法律,衡平如水;面对艰险,迎难而上。这是刘李鹏的个人工作信条,也是他的工作写照。他说,自己没有宏大的未来规划,只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能力建设上,专注当好业务“带头人”。而作为“诗人”的刘李鹏,则与我分享了他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辽远的梦想,哪怕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编辑:戴乐